打假波|廉署拘12男涉行賄受賄 涉1支港超聯及2支乙組球隊

社會

撰文: 吳穎嵛、黃穎津

發布時間: 2024/05/29 17:05

最後更新: 2024/05/29 23:49

分享:

分享:

廉署拘12人涉港超聯球隊教練等人。(梁偉榮攝)

廉署去年5月進行碧草行動,瓦解非法外圍賭博足球「打假波」貪污集團,老牌球會愉園涉案。廉署今(29日)表示,再發現有人透過賄賂球隊成員操控賽果,案件涉及1支港超聯球隊及2支乙組球隊,在過去3個球季的港超賽事,共拘捕12人,包括集團主腦。

廉署周一(27日)採取執法行動,並在過去2日拘捕12名男子,年齡介乎24歲至54歲,包括犯案集團主腦及骨幹人員,其中3人來自一支港超聯球隊,涉及主教練、守門員、中場;另有6人來自2支乙組球隊,涉及教練、中場及後衞,涉案港超聯教練,曾經效力其中一支乙組球隊;餘下3名被捕人均為俗稱「艇仔」的外圍賭注中介人,他們的身份為本地足球隊的主教練及球員。

署方搜查超過20個地點,包括被捕人的住所,並會見超過20名與案相關人士,包括多名本地足球員。廉署首席調查主任鄭礎明指,涉案兩名教練會在場邊向進行球賽的球員打暗號,透過一些肢體語言,如戴帽、脫外套、拿起水樽等動作向球員發放指令。除收賄外,教練和足球員同時會透過親信、家人在非法外圍賭博中投注,達致雙重獲利,個別被捕人在本賽季中的投注金額高達港幣100萬元。鄭礎明指,署方認為現階段未有需要拘捕涉案人士的家人,惟不排除有進一步執法行動。

鄭礎明表示,案件涉及今屆港超聯賽、21/22及22/23年乙組聯賽3個球季,參加打假波的球員,每場賽事可獲取的賄款由數千至數萬元不等。被捕的兩名教練分別招攬球員加入球隊,向他們指示打假波操控賽果,如制造指定的入球、角球數目,或者造假制造指定的輸贏比數,而外圍莊家會在賽事進行中調整賠率。

他續指,被捕人士在加入球圈前已有參與外圍賭博習慣,他們加入球圈後再拉攏更多人加入操控賽果,相信被捕人行賄受賄行為並非有組織行為,亦非球隊內部管理出現問題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